根據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陜西省就業見習管理辦法>;的通知》(陜人社發〔2019〕51號)、省人社廳、財政廳、商務廳、國資委、團市委、工商聯《關于實施陜西省青年見習三年計劃的通知》(陜人社函﹝2019﹞57號)和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關于下達延安市青年見習三年計劃目標任務及創業基金貸款任務的通知》(延市人才發〔2019〕3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提升全縣失業青年就業能力,促進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貧困勞動力等重點人群穩定就業,助力全縣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推動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見習人數
2020年是實施三年青年見習計劃的第二年,市人才交流中心下達我縣青年見習指標110個。重點面向全縣去年和今年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及近兩年退役的24歲以下未就業青年士兵,以幫助他們提升就業能力,增強實際工作經驗,促進其盡快就業。
二、見習期限
見習期限一般為3-6個月,對建檔立卡貧困大中專畢業生、近兩年退役的24歲以下未就業青年士兵等可放寬至12個月。
三、見習申報要求
(一)申報條件
1.見習單位申報條件
本縣行政區域依法依規注冊登記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各級國家機關等各類用人單位均可申報開展見習工作,并應符合下列條件:
(1)自愿開展見習工作,遵守省、市見習各項規定;
(2)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擁有健全的法定成立手續且正常運營,國家機關能夠自主決定接收人員見習并具有獨立財務;
(3)有完善的見習管理制度、見習工作計劃,配備專業的見習指導老師,安排專人負責見習工作;
(4)能夠提供適合青年實踐能力提升需要,具有一定知識、技術、技能含量和業務內容的見習崗位;
(5)能夠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具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保護措施和勞動安全衛生條件;
(6)能夠按規定為見習人員申請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發放見習生活補貼,及時統計報送見習數據;
(7)符合見習工作的其他規定。
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對申報單位的見習場所、經營狀況、管理水平、崗位需求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后,符合見習條件的單位認定為見習單位。未經過認定的單位不得組織見習人員上崗見習。
2.見習人員申報條件
見習人員范圍是畢業年度(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和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包括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統招畢業生,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以及近兩年退役的24歲以下未就業青年士兵。國家級貧困縣、艱苦邊遠縣的見習人員范圍可擴大至畢業2年內未就業的中職畢業生。
就業見習實行一次性見習原則,凡是過往年度參加過我縣組織的就業見習或是在縣外其他地方參加過就業見習的人員,一律不得在我縣重新參加就業見習,否則,見習無效,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不予發放就業見習補貼。
(二)申報流程
1.見習單位:
自愿開展見習工作的單位,登陸“陜西省就業見習管理系統”(網址:)點擊“注冊”-“單位注冊”,填寫相關信息進行線上申報,待在線審核通過后,按照屬地化申報原則向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縣政府大樓308室)報送以下資料:
(1)吳起縣就業見習單位申報表;(附件1)
(2)吳起縣就業見習崗位需求信息登記表;(附件2)
(3)吳起縣就業見習指導老師登記表;(附件3)
(4)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法定注冊登記資質證照(社會信用代碼證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5)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開戶銀行許可證復印件。
2.見習人員:
我縣有見習意愿的畢業年度(即從畢業當年1月1日起的12個月)和畢業兩年內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和近兩年退役的24歲以下未就業青年士兵登陸“陜西省就業見習管理系統”(網址:)點擊“注冊”-“個人注冊”填寫相關信息進行線上報名,待資格審核通過后向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報送以下資料:
(1)畢業年度畢業生:《延安市就業見習人員登記表》(附件5)、身份證、戶口本、學生證、學校介紹信。
(2)畢業年度和畢業兩年內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延安市就業見習人員登記表》(附件5)、身份證、戶口本、畢業證、學信網電子學歷備案表、檔案管理卡、就業創業證(登記失業)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3)近兩年退役的24歲以下未就業青年士兵:《延安市就業見習人員登記表》(附件5)、義務兵退出現役證、身份證、戶口本、就業創業證(登記失業)原件及復印件一份。
3.現場申報
申報時間:2020年4月至8月
服務窗口: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吳起縣政府
大樓308室)。
經辦人:武曉娟
聯系電話:0911-8390690 18391119008
四、見習補貼政策
(一)生活補貼
在見習期內,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給予見習人員每人每月1200元生活補貼。
(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
按見習時間為見習人員購買每人每月25元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在見習開始前由見習單位或見習人員先行墊交,見習期滿考核合格后,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通過銀行轉賬方式一次性將見習生活補貼和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撥付見習單位,由見習單位通過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給見習人員。
見習單位違規安排未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見習人員上崗見習發生人身意外傷害的,由見習單位承擔全部責任,并由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
(三)其他待遇
見習單位要為見習人員提供基本工作條件,鼓勵見習單位參照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報酬標準,在政府補貼的基礎上為見習人員增發生活補貼或發放一定工資報酬。
(四)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
見習結束后,對見習留用率不低于50%,并與留用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見習單位,可向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申請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
五、見習管理與考核
見習人員見習期間由見習單位負責日常管理與考核,考核重點為考勤管理制度執行、崗位職責履行、就業技能提升、見習成效等情況。
(一)簽訂見習協議
見習開始前,見習單位必須與見習人員簽訂見習協議,見習協議一式三份,見習單位、見習人員和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各執一份。見習協議由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統一提供。
(二)安排工作任務和指導老師
見習開始后,見習單位建立見習人員考勤制度,做好考勤登記;安排合適見習工作任務,并指定一名單位正式職工擔任指導老師對見習人員進行指導和管理,同時為見習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
(三)考核鑒定和建立見習檔案
見習結束后,見習單位根據見習人員在見習期間上崗出勤情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遵守單位規章制度情況等在《延安市就業見習人員登記表》(附件5)“單位鑒定”欄認真填寫單位考核鑒定意見,并幫助見習人員完善見習相關資料,報送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備案,作為發放見習補貼的依據。同時,見習單位要建立見習工作檔案,妥善保存見習人員登記表、見習協議書、考勤記錄、見習補貼報賬資料及財務憑證等見習相關資料(保存期限不少于3年),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檢查。
(四)提前終止見習的情形
見習人員出現下列情況,見習單位必須提前終止與該見習人員的見習協議,并在終止見習后3個工作日內上報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備案,堅決杜絕虛報套取就業補助資金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
1.本人不愿意繼續參加見習;
2.無故曠工連續一周或累計曠工十五天以上;
3.不遵守見習單位規章制度且教育無效;
4.不服從見習單位管理造成嚴重損失;
5.見習期間考取研究生、應征入伍服兵役或已落實工作單位實現就業。
六、見習監督與檢查
見習人員上崗期間,吳起縣人才交流培訓管理中心將對見習單位至少進行一次現場檢查,逐人核實見習上崗情況,至少與該單位20%的見習人員面談,重點了解掌握見習人員的協議簽訂、考勤記錄、指導老師、見習任務等情況。同時,每兩個月對見習人員進行一次電話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見習人員總數的30%。對在檢查中發現有嚴重違反見習規定和要求的見習人員,堅決取消其見習資格,并取消其見習補貼。